如何为孩子种下理想的种子?我想把这几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文/兰妈谈育儿有个朋友回忆说: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经常会问:“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我随口回答说想当一名老师,可那时候的回答只能算作一种空想,因为迄今为止,我没有为那时候的梦想做出过任何努力所以,一个人想要发展得更好,首先就离不开梦想的力量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因为梦想是孩子成长最大的动力,也是素质教育里很核心的一个支点讲真的,理想确实是助力优秀成长的一个重要闭环如果我们不懂得为孩子从小种下理想的种子,那没有理想和目标的人生将容易暗淡无色,当现实和期盼存在太大差距时,亲子关系也很容易陷入一见面就相看两生厌的局面为了防患于未然,兰妈特意总结了4个为孩子种下理想目标的方法:01第一:明白孩子的心情有个同事的女儿,三年级期末考试,数学才考了17.5分为了在暑假把功课补起来,学校安排的暑假作业除外,还专门给孩子安排了一大堆的练习题结果,暑假的第一天就不太顺利因为每次写完作业后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吓一跳,十道题里几乎十道题全部都是错的特别是算术题里的乘除法计算基本上就是乱填乱写,计算的过程一问三不知没办法了,同事只好让她女儿每天背诵乘除法口诀、和做专项练习题可一个星期过去了,每次练习题的错误率依然占据榜首看着唉声叹气、气急攻心的一幕,我问她“孩子每次做练习题用了多长时间”同事回答说:“别提了,二十道练习题能做一天,你催她不情不愿地动一下,不催了,那基本上就是在抠手、玩笔帽”这是什么?这就是缺乏内在动力的理想匮乏如果孩子从一开始就不知道每天做练习题的目标是什么,那自然是敷衍、拖延地混日子了这个时候,我们想要解决这个难题,那首先就要弄清楚孩子问题背后的内心想法于是,就在同事感到力不从心、觉得她的孩子已经没救了时,刚好因为工作的事到她家里跑一趟当时,刚推门就看到孩子蹲在地上、趴在茶几桌上写作业我问她:“为什么不找个凳子坐着写”女孩没说话,把头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地写作业正看着,同事出声提醒说:“今天又是25道题,她到现在才做了不到5道题,早上出题的时候还满脸不高兴,抱怨我给她出的题太多了”看着孩子头埋得越来越低,我安慰说:“别着急,会慢慢变好的,每天可以给她少出几道题,让孩子看到进步的希望,才有信心继续学好”没想到,同事直接焦急地说:“怎么可能”“这么基础的题都不会,还会干什么”“她下半年都上四年级了,以后只会更差劲”其实,这就是孩子一直没什么长进的问题源比起做多少道正确题,考多好的成绩,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看待学习的心情就像同事给她女儿出题反被“抱怨出题太多”一样,孩子都是有畏难心理的,我们在为孩子安排学习计划时也应该结合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孩子每天学习吃力、写作业烦躁不安,那就适量地减少任务目标,先让孩子掌握做题的思路、与方法,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并运用知识点如此,由简至难地迎合孩子的畏难心理,他们才能真正做到努力有方向、进步有信心02第二:了解孩子的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聪明的父母都应该明白:学习和兴趣是可以共存的三年前,女儿刚读一年级的时候贪玩心极强,每天对剪纸、和涂鸦几乎接近痴迷地步只要是有一点空闲时间,那房间里的剪纸剪刀、画纸画笔几乎就没有闲着其实,孩子有兴趣爱好,这一点并不反对的可如果只是兴趣爱好还好,真实的情景直接是触目惊人,很难让人平静的心不掀起涟漪就拿家里的破坏场面来说吧洁白的墙壁布满了各种划痕、涂鸦,衣橱里的衣服经常被剪得缺胳膊少腿,抽屉里的袜子几乎就没有成双成对,就连厨房里的大米油盐、卫生间里的牙膏牙刷、洗衣液,说不准哪一次去看时就见底了每天背着上学的书包也是一样,打开一看,血压直接飙升书不像书,散架地找不到东西南北,本不像本,直接揉成一坨,还有笔袋里的笔几乎就是天天换新,每天不是在买笔的路上、就是在讲丢笔的事情…如此问题之多,我每天说过最多的话也是:“你怎么如此不省心”特别是读二年级后,成绩直线下降,老师也经常打电话告知孩子在学校不够用心的情况为了配合家校共育,我对女儿的要求更严格,限制她画画,不让碰剪刀,也不准在厨房和卫生间玩水瞎倒腾可结果呢,越限制,女儿的叛逆心就越强每天盯着一张苦瓜脸不说,说什么她还顶嘴惹你生气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还特别害怕接到老师电话,总觉得愧对老师的期待与信任可老师却告诉我,她发现女儿平时比较喜欢画画,可以跟孩子约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提高正确率的,就允许或奖励孩子一次画画机会而这个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后,效果确实蛮不错的,每天该学习的时候能积极主动学习,每天到了玩的时候也知道先征求意见这就是所谓的兴趣与学习共存孩子能被带偏带坏的,也一直不是你看不惯的那些贪玩兴趣,只是他们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罢了如果我们能借助兴趣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成长习惯,那孩子就有完成一个目标、再接着完成下一个目标的恒心与毅力所以,孩子的理想种子,就在于他们能不能“做自己”懂得尊重兴趣,正确认识并引导孩子将学习和兴趣结合,他们才能在成就感里找到努力的方向与意义03第三:理性地看待差距“你都已经10岁,已经不小了,再过两年,如果考不上高中就读不了书,到时候你怎么办”“你自己看着办了,想学就学,不想学就拉倒,反正也就是几年的光景,上不了学,你就出去打工吧”这是来自另一位全职妈妈的气话她的女儿小雪,也是一个三年级小朋友,下半年就要升学四年级了而妈妈之所以如此焦虑,原因也是在于她女儿那糟糕的成绩除了语文考了78分,数学和英语统统不及格,看着十几分、二十几分的成绩讲真的,妈妈是觉得无力感明显,她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补习,也不知道如何在暑假这个时间里能实现弯道超车的计划能做的也是让幼升小的妹妹,和成绩糟糕透了的姐姐,每天一起多做题、多读书可结果,妹妹总是很快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姐姐呢,慢悠悠的不紧不慢样子,让妈妈总是心烦意乱她认为,姐姐比妹妹年长,学到的知识也比妹妹多得多,按理说,姐姐完成作业的效率应当比妹妹更简单一些于是,在有了姐妹俩学习效率的差距对比下,妈妈一直对姐姐语言苛责不是认定姐姐贪玩、没有认真学习,就是指责姐姐不如妹妹久而久之,姐姐的性格就变得格外暴躁,很多时候妈妈刚开口说话,她就烦躁地用“闭嘴,别说了”截胡妈妈的话刚开始,妈妈一直认为,姐姐就不是上学的料,一说学习就翻脸但后来有一次,再次拿学习说事时,姐姐直接不服气地顶嘴说:“妹妹的题简单,我的作业太难了”妈妈认为,这就是姐姐在找借口说话可当姐姐把题摆到眼前问“这道题怎么做”时,妈妈发现她居然被三年级的题难住了,有些还要到网上搜解题的过程研究通了之后,才敢给孩子辅导所以,当孩子不会做题、或者作业的效率不高时,家长一定要懂得理性看待理想、和现实你希望孩子考一百分是一码事,孩子取得一百分需要付出的努力又是另一码事最重要的是越进入高年级后,学习压力越大、科目知识也越杂,想要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效率,那一定要理性看待孩子的学习差距鼓励孩子、相信孩子,并耐心等待孩子变优秀,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结果却是值得期待的04第四:鼓励孩子挑战极限很久以前,看过一个妈妈的跟帖这位妈妈有一个5岁女儿,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平时就喜欢躲在房间里跟玩偶娃娃自言自语你问她什么摇摇头,你跟她讲话也低头不理会看到孩子如此,妈妈焦急不已,她一直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甚至还惶恐地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对于这些情况,门诊儿科医生纷纷建议妈妈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结果,在多次沟通和配合开导下,女孩才慢慢说出真相原来,女孩不愿意开口说话的原因:竟然是妈妈太凶了说到这里,可能有很多家长会觉得这个太玻璃心了,有几个孩子的童年会不挨骂呢更何况,现在就听不得批评的话,将来又如何面对社会的种种考验和历练事实上,父母的嘴巴,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着孩子的性格与命运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她的性格冷淡、不好相处,基本上都是独来独往惯了特别是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更是常居大城市,基本上很少回家看看父母、亲人在村里亲朋好友的眼里,他们私底下都吐槽说:“不就是上了个大学吗?又不是什么好大学,有什么可牛的,现在连老家都瞧不上了,真是个白眼狼”可事实真相却是冷淡背后藏着一颗受伤的心灵有次聚餐才发现,她一直不愿意回家的原因不是不恋家,而是害怕回去被父母骂哪怕她现在已经很优秀了,在父母的眼里依然不如别人好不容易回家一次,当着亲戚朋友的面还处处贬低说:“她呀,一点出息都没有,小时候没什么用,长大后更不会做人了”“每次打电话都说在忙,跟能挣多少似的,我看她分明就是不孝”“就她这样,找个对象还挑三拣四,有人要就不错了”如此犀利语言,即便没有亲耳所闻,但依旧感到堵心、难受,也突然理解了那些躲在外面不愿意回家的游子们如果家里有爱、亲人之间温暖和睦,那谁不渴望回家,谁又愿意守着小小的出租屋和孤独为伴呢所以,孩子需要的一直都是鼓励、不是批评指责,哪怕我们的孩子现在不优秀,也不代表未来不优秀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鼓励孩子挑战极限只有让孩子明白他们并不差,在不断地挑战挫折、和调整自己的改变下,孩子的内心自然就会渐渐强大起来了那么,关于如何为孩子种下理想种子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财经
同样是50+,差别咋这么大呢
下一篇:开发商售楼处丨功德寺地块直连销售热线丨最新动态丨开盘时间